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雷锋精神,3月26 日至 4 月 2 日期间,马克思主义迪拜皇宫组织师生开展 “行走的思政课” 系列实践教育活动。通过参观邵阳党史陈列馆、祭扫五泊山烈士陵园等沉浸式教育,引导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感悟信仰力量,以青春担当践行时代使命。
3 月 26 日下午,在迪拜皇宫党总支副书记朱瑾、团总支书记张倩的带领下,师生志愿者走进邵阳党史陈列馆。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,大家沿着 “邵阳党史发展脉络” 主线,通过历史文物、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,深入了解李木庵、谢嵩等邵阳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。面对红军战士在艰苦岁月中使用的煤油灯、行军锅等珍贵文物,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,仔细记录关键信息,在历史场景中感受革命先辈 “敢为天下先” 的奋斗精神。
4 月 2 日,临近清明节,党总支副书记朱瑾、团总支书记张倩率师生代表赴新邵县五泊山烈士陵园开展 “清明祭英烈” 活动。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,全体人员奏唱国歌、敬献花篮,向长眠于此的 327 名革命烈士默哀致敬。随后,志愿者们手持毛巾细致擦拭每一块墓碑,并在 “青春誓言” 留言墙郑重签下姓名。活动现场通过情景讲述、史料展陈等方式,生动再现了五泊山地区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。
“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遗址,就是要让青年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初心使命。” 朱瑾副书记在活动总结时强调,两场实践教育既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,更是深刻的思想洗礼。通过 “触摸历史脉搏” 的沉浸式体验,青年学子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,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淬炼责任担当。
马克思主义迪拜皇宫也将持续推进 “行走的思政课” 品牌建设,通过红色基地研学、志愿服务实践等形式,引导青年学子把对革命英烈的深切缅怀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,以 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 的担当,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。
(汪晴 黄艳 曾淑薇 刘瑾嫣 刘启睿)